教你看懂颈动脉超声报告

首页    超声    教你看懂颈动脉超声报告

上期我们谈了做颈动脉超声的意义,本期再来介绍一下该怎么看颈动脉超声报告单。 
  一般来说,报告单分为3个部分,一个是各种具体的数值,包括血管內径、中内膜厚度、血流速度和阻力等;第二个部分就是具体的描述,包括血管内膜有没有硬化、有没有发现斑块、有没有踹流等;第三就是报告结论,一般有正常、颈动脉硬化表现、颈动脉硬化合并有斑块形成、颈动脉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等几种情况。 
  具体数值 
  在这一部分中,只需要搞懂几个英文缩写:CCA是颈总动脉,ICA就是颈内动脉,ECA就是颈外动脉。如果前面有一个字母L,那就代表是左侧的,如果是R那就是右侧的。例如L-CCA,就是指左侧颈总动脉。另外,Vmax表示最快血流速度,PI是搏动指数,RI是阻力指数,IMT是内膜中层厚度。 
  那这些指标中,哪个最重要?我们医生第一关注的就是IMT,其已经被列为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靶器官损害中,只要它增厚,那就提示动脉硬化,心血管风险增高。目前的看法是,如果IMT超过1.Omm(毫米),那就是内膜增厚;如果局限性增厚超过1.5mm,那就定义为斑块形成。 
  至于其他指数,作为患者可以先不管,那些都是计算是否有颈动脉狭窄的参数。不是超声医生,也记不住这些参数的正常值,这些数值测出来之后,会通过一些程序来计算颈动脉狭窄的程度。 
  具体描述 
  如果患者有动脉硬化、斑块形成,那么就会具体描述内膜增厚的情况,表面是否光滑,回声是否有断裂的情况,斑块的位置、大小等,临床医生会据此判断斑块的性质。 
  目前认为,斑块回声的情况可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。什么是斑块的稳定性?有些斑块虽然不大,没有造成管腔的明显狭窄,但是却很不稳定,很脆弱,就像一座时刻会喷发熔浆的活火山一样,非常容易破裂,一旦破裂,就会导致血小板、红细胞在这里聚集,形成血栓,导致心肌梗死形成。而有些斑块,虽然很厚,很大,但是却很稳定,就像死火山一样,几十年都不会有喷发,这种斑块很少导致心脑血管事件。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会见到一些尤其是高龄的患者,各种检查提示斑块一大堆,血管到处有不同程度的狭窄,但是患者却没有什么症状,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心血管事件;而有些人年轻,各种检查没有发现什么斑块,或者很少,但是却发生过好几次心血管事件,这就是斑块的稳定性不同导致的。 
  斑块的稳定性取决于斑块里面的成分,如果里面脂质成分多,表面的纤维层薄,那就容易破裂,这种叫脆性斑块。在超声探头下会发现这种斑块内部因为脂质多,所以以低回声居多。这类斑块容易破裂,导致心血管事件。如果斑块里面的回声和血管外膜差不多,我们称其为等回声,那就主要是纤维成分,不容易破裂,自然风险就不高。如果斑块内回声很高,甚至钙化了,这种叫硬斑块,一般也不会破裂。此外,医生会同时观察斑块表面的开口形态,如果是不规则的,表面有缺损,不光滑,开口就像火山口一样,这种也提示不够稳定;如果斑块的开口是扁平的,非常光滑,那就提示斑块稳定。需要说明的是,有关斑块的稳定性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现在还没研究透彻,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。 
  报告结论 
  最常见以下几种结论:正常,双侧颈动脉硬化超声改变,双侧颈动脉硬化病斑块形成表现,颈动脉狭窄。 
  如果一条血管某一次有狭窄,那么在这个地方血流速度会加快,阻力会增高,通过测量这里的阻力和速度和狭窄前段正常的血管处的阻力、血流速度对比,就可以测量出狭窄处的狭窄程度。但要注意的是,如果狭窄程度太严重,那么这里的血流速度就不是增快,而是因血流实在太少反而减慢,所以这个方法只能供参考。 
  临床上总有患者问,颈动脉超声和CT哪个更准确?对于狭窄程度的判断,自然是CT更准确;相反,对于血管内膜的早期改变和斑块的检测观察,自然是超声更敏感。目前的判定标准是,小于50%的狭窄为轻度狭窄,50%~70%为中度狭窄,70%~99%为重度狭窄,100%狭窄就是闭塞了。

2020年5月16日 16:35
浏览量:0
收藏

热门体检机构

声明:以上文章或转稿中文字或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。